作者 poowoo (噗)
標題 Re: [討論] 所以這麼多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時間 Tue Jul 11 19:08:32 2023



※ 引述《abc3268 (The Point)》之銘言:
: 跟隊伍數量其實關係不大
: 重點還是球員成長過程中有沒有鬥性?
: 而最後才是天賦決定上限
: 但有超強的鬥性天賦就算普通
: 在台灣還是可以成為明星球員的
: 就像Ryan節目上說的
: 台灣球員就是公務員
: 反正打60分就可以了
: 能進職業隊年薪都破百
: 比不打球去外面上班賺更多就好
: 不是說 想跟盈駿、劉錚一樣
: 打贏更強對手、挑戰更高層級
: 而是上IG槓上關注他的球迷
: 真心覺得球隊名額要調整
: 12人名單
: 洋將2、華裔+外籍生+亞外=3
: 剩下7名台灣球員就好
: 假設一場輪換9人
: 扣除洋將還有7位
: 三外援強度也要夠,至少以下程度
: 華裔 書緯、錢肯尼、沃克
: 外籍生 班霸、石博恩、阿拉薩
: 亞外 磚塊人、何喬登
: 台灣球員就剩下四人就好
: 除非像富邦本土實力可以擠下外籍生或華裔
: 例如國王 敏哥、扛哥、戴維斯、簡祐哲
: 夢想家 阿吉、簡浩、德威、冠良
: 其餘球員
: 天賦跟實力不夠的
: 圓夢打SBL就好
: 如果突飛猛進再升上來也不遲
: 這樣整體聯盟實力才會強
: 菁英球員更強、國際賽肯定更進步
: 就說這屆選秀
: 除了阿拉薩、唐維傑
: 林信寬、高錦瑋、林彥廷
: 其他人是選進來陪練球的嗎?
: 還是又要搞圓夢計畫
: 其他人選越多
: 聯盟平均實力越差
: 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
: 當你周邊的五個人是怎樣成就的人
: 你很可能就能成為這樣的人

其實簡單說就是競爭不夠
強隊滿手s級、 a+等級的球員,
弱隊可能連a-都沒有,
導致隊與隊競爭力差異過大,
隊內也沒競爭,合約簽完就等領錢了!

最簡單解法就落實團隊薪資制度
假設能像nba每隊了不起就3張頂薪,
隊友間自然就會競爭搶前3,
在富x、中x拿不到頂薪的a+球員
約滿自然會去後段球隊搶頂薪位子,
帶起球員間的良性競爭。
球賽品質連帶也會起來。

相對的頂薪跟其他合約的差距要夠大,
若只是年薪1000跟800之類的差距
多半也沒效果,
所以兩聯盟都到第3、第4年了,
你們的團隊薪資制度建立多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24.158 (臺灣)
※ 作者: poowoo 2023-07-11 19:08:32
※ 文章代碼(AID): #1ahJWocF (basketballTW)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89073714.A.98F.html
teddylai: 企業願意出錢也不怕虧錢,三十隊也ok1F 07/11 19:21
andersonlin: 薪資制度的問題要等到未來兩聯盟合併才有辦法實行2F 07/11 19:32
bsjimmy: 又是這個假議題 講到爛了 只要pt兩聯盟維持目前關係就不可能推進團隊薪資跟透明化3F 07/11 19:39
poowoo: 所謂兩聯盟更是假議題,球員談合約難道只跟一隊談?各聯盟各隊報價都會聽好嗎?透明得很!簽完約對外公佈還擔心造成對手惡性競爭挖角,照這邏輯實價登錄公布不就等於是炒房5F 07/11 20:27

--
作者 poowoo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