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NKN (99%是眼鏡與吐槽)
標題 Re: [提問] 多管火箭是不是比傳統火炮適合台灣
時間 Mon Nov 27 11:13:41 2023


※ 引述《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之銘言:
: 為什麼打擊旅的砲營換成雷霆兩千比較好?

這從根本砲兵戰術理論上就有問題
台灣砲兵學美式砲兵 注重的是前線支援 隨call隨到

美軍火力支援訓練(現代召喚術)
https://youtu.be/JH_PbIg7qG0?si=C6_1vREUa_yhuSUr



火箭砲適合幹的是計畫性砲擊 這剛好是美式砲兵的弱項

如果是討論若榴彈砲或自走榴彈砲不足
把守備旅的砲兵營換成大口徑迫擊砲甚至自走迫擊砲 那還很有道理
因為迫擊砲跟榴彈砲一樣可隨call隨到

事實上有些國家的輕步兵旅就真的拿迫擊砲代替榴彈砲
因為較輕適合直升機吊掛或分解後扛著登山

隔壁陸自空挺團的特科(砲兵)大隊就是裝備120mm迫擊砲
https://youtu.be/9TMnxUYtHk4?si=v4nlduyWHdZJamJB



但火箭砲的特性上適合計畫性砲擊
在美式火協中 這是直升機或空軍轟炸機攻擊機等空中單位的任務

所以就國軍火協作戰方式
你應該討論的是在無人機上頭裝火箭彈
然後在各軍團中設置一個專業無人機火箭營
這可以辦到一些雷霆2000辦不到的事情
甚至可以執行一些原本需要貴鬆鬆的空騎旅攻擊直升機才能做的事情
但不能用來取代原本的旅砲兵營


總之
要在美式砲兵中運用卡車火箭砲 適合用來組成加α的部隊
但不能直接取代旅砲兵營
用迫擊砲還更有可能

就算在愛用卡車火箭砲的俄式砲兵中
火箭砲兵主要也是集中起來做攻勢前計畫性砲擊用的



這裡有一個古典砲兵學著作"論砲兵"的中文翻譯連結整理
(感謝先達PzGrenadier免費翻譯)
建議想討論砲兵之前都應該先看看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208&snA=7530

因原始網頁連結長沒辦法直接轉  請各位自行去上面網頁再轉連結
我這邊就只貼目錄名稱了

論砲兵:第一章 在色當的陰影下
論砲兵:第二章 速射砲革命
論砲兵:第三章 榴彈砲
論砲兵:第四章 砲兵征服、步兵佔領
論砲兵:第五章 大分野
論砲兵:第六章 布赫穆勒
論砲兵:第七章 從一場戰爭到另一場戰爭
論砲兵:第八章 孤獨的砲兵
論砲兵:第九章 戰後的發展
論砲兵:第十章 結論:砲兵的未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17.124.40 (臺灣)
※ 作者: NKN 2023-11-27 11:13:41
※ 文章代碼(AID): #1bP0bd6U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01054823.A.19E.html
※ 編輯: NKN (203.217.124.40 臺灣), 11/27/2023 11:21:53
mudmud: 推個1F 11/27 11:29
jay9968: 推,但他就已經死認「火箭比火砲優秀」了,沒在管戰術目的跟武器本質的區別,就別說火協與配轄的必要性了。2F 11/27 11:42
geesegeese: 戰術理論有問題(x)沒有戰術有啥打啥(0)5F 11/27 11:47
EYESOFDARKKE: 歷史累積幾百年的兵種,技術及戰術還不斷與時俱進,真的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體系啊。6F 11/27 11:47
geesegeese: 反正通通讓船無法登陸就行了8F 11/27 11:47
jason748: 看個烏惡戰爭影片就覺得海馬斯無敵身管火炮是垃圾9F 11/27 11:49
gk1329: 有錢誰不想百萬顆海馬斯 問題是沒錢= =
連美國都不可能這樣用錢的
再說運補也是問題 火砲體積小多惹10F 11/27 11:53
bloodalone: 推13F 11/27 12:01
jerrylin: 無人機裝火箭彈就是遊蕩彈藥啊14F 11/27 12:01
ryannieh: 不是砲兵理論有問題,是有些人(我不是說你)不想/不願/不敢做美式教範下看起來沒有的東西(其實有,只是老美全部包在支援火力的範疇下運作)。問題是,如果臺灣有辦法call到一票ooxx來反登陸,今天就換臺灣去反攻大陸了好嗎?
某J你又在造謠,我是哪裡有講「火箭比火砲優秀」?15F 11/27 12:04
jobli: 不是,不敢不想不願用美式教範外的東西,是你現在加減乘除都用不好,然後要去自己開發高等數學理論?21F 11/27 12:09
miname: 哪一國的教範像r那樣用火箭炮?還是你認為自己是全球最聰明的人?23F 11/27 12:11
iceonly: 要用火箭砲兵取代榴彈就像蓋機場取代捷運一樣,不是因為都能載人就有互相取代性25F 11/27 12:20
ryannieh: 笑死,全世界不用美式教範的國家那麼多,到底他們是自認自己比較高級,還是根本就覺得自己用不起?27F 11/27 12:40
a5mg4n: 美軍也有師砲兵直接用火箭版UH-1代替的案例29F 11/27 13:12
lljjfrdr1: 烏克蘭並不是只有海馬斯而已....30F 11/27 13:13
a5mg4n: 美軍在伊拉克也有用M270隨時反砲兵31F 11/27 13:13
lljjfrdr1: BM21冰雹、BM30龍捲風同樣有在用....32F 11/27 13:13
huckerbying: 問題在於火箭再怎麼精準優秀,永遠比鐵炸彈來得貴33F 11/27 13:14
lljjfrdr1: 尤其旅級別BM21冰雹,基本長期出現俄烏雙方.....
台灣適不適合BM21,其實還真不好說....
但基本上美軍是沒有BM21類似定位的武器、已經概念的....35F 11/27 13:15
scotch: 沒有人完全反對旅級加一點火箭,只是這限制在於預算
在美國旅往上有師砲兵,國軍旅往上有指揮部,也有對應的砲兵,只是他就是想只讓砲指當戰略砲兵不做臨級性反舟波,為什麼?
臨機性
他自己也說是有這個任務就是一定要嫌速度慢,這個速度慢的問題只要擺資料鍊就能改善,何苦讓旅砲兵變師
然後戰略砲兵繼續M110和妥善率崩潰的舊雷霆200039F 11/27 13:24
Brioni: $$$$$$$$
思考建軍還是務實點比較好,台灣不產石油
至於無人機還要掛火箭彈….彈道計算、承重、穩定性、尾焰….
買武器這事大致上美軍給什麼我們就收什麼,講得天花亂墜也不會突然冒出1000套海馬斯
不如思考兩軍在城鎮中交戰時砲兵如何支援49F 11/27 13:41
jason748: 烏軍旅級火炮群有多管火箭但也有兩個營身管火炮阿ryan被酸是因為他要旅級全用多管火箭 火炮打散到營超越俄軍BTG的天才56F 11/27 13:49
a5mg4n: 雖然美軍沒有BM-21同等品,但至少冷戰時德軍和日本自衛隊都有
台灣現在每天都在生產石油,而且石油品質不差59F 11/27 13:55
ryannieh: 我又什麼時候說要繼續用M110了???
不要自己腦補好嗎?我可是主張全部換掉,至於是要換成全部多管火箭(雷霆或HIMARS),或者一部分火箭一部分52/58倍徑砲那是另外的問題了62F 11/27 14:11
Gdiaofuta: M110A1是軍團砲兵跟旅毫無關係,上次M110編制在旅砲兵都已經是裝甲獨立旅的年代了,也就是精實案前.66F 11/27 14:26
BearTbaby: 推68F 11/27 14:26
Gdiaofuta: ....69F 11/27 14:26
scotch: 你要營級以上全換,能在預算限制下又要快又不像榴彈會有新彈藥空窗,只能說建軍大師就是你
馬英九是要多慘烈才能只買三營減編無導引火箭發射器70F 11/27 14:29
ryannieh: 你知道為什麼買飛彈不像買砲彈那樣會出現缺口嗎?因為砲彈全世界現在都缺,你根本補不到貨,這是其一;而且要買一定是一次買上上百萬發,現在一發的現價從一千多鎂到好幾千鎂都有,你沒分上十幾年買根本沒辦法,這是其二73F 11/27 15:07
cookingcat: 那個是現在阿…轉過來如果是火箭彈大賣缺貨是不是換砲彈供量充足了78F 11/27 15:13
ryannieh: 其三是臺灣早就已經在生產多管火箭,改裝所需的火箭引擎不虞匱乏;其四是需要的火箭量根本沒那麼多,帶導引次彈頭的火箭一枚估計30萬鎂(以16枚次彈頭估計),一千枚也不過3億鎂,臺灣買火箭的預算分三個年度就買完了80F 11/27 15:14
Gdiaofuta: 國造155一枚才9000拿三億來比是藍腳比雞腿嗎......85F 11/27 15:25
scotch: 火箭要多少錢?這是個好問題。https://shorturl.at/bvwJQ
https://shorturl.at/bvwJQ86F 11/27 15:28
工六廢彈改訓練彈 5年省33億
[圖]
陸軍送立院的解凍報告指出,陸軍將已退役的工蜂六型火箭彈研改為現役雷霆2000多管火箭彈彈藥,由於效果良好,陸軍決定將5088枚廢彈改成訓練彈,做為未來5年,至2027年射擊訓練所需,而改廢彈比買新的訓練彈,節省33億元。 ...

 
Gdiaofuta: 哪怕是德國生產的155一枚開價也只有9萬,到底是要比什麼89F 11/27 15:29
scotch: 次彈頭16枚?這武器不存在啊。
所以連研發費都還要
再來載體火箭如果無導引,就像我之前說的誤差是射程的1.4%,次彈械能補多少?
如果載體火箭要導引那就是新造
現在科科院做的據說是一枚導引火箭彈載四枚導引子彈91F 11/27 15:29
cookingcat: 光43跟58的火箭營都還沒編滿是不是還要考慮接裝時間的長短?98F 11/27 15:35
scotch: 然後18*7*6(假設是科科院新火箭裝6枚)=756
縮到14也打不到兩輪
記錯,新火箭彈能上8枚,所以18*7*8,連一輪都不夠100F 11/27 15:41
ryannieh: 你去哪生國造的M107? 要建新的生產線等等通通都要錢好嗎?一枚9000那已經是不知道多少年前沒算固定成本折舊等等的數字了
…90000臺幣不是要三千鎂,買100萬枚就要1000億臺幣了…
載體火箭不用新造啊!就算新造,造1000枚時間也比你造砲彈快多了
啊如果很介意上架數可以打幾次、有幾個導引次彈頭,那我們就都保守來算嘛!我們就算一發火箭有4枚導引子彈頭,一枚火箭算15萬鎂好了,生產2000發也不過3億鎂。兩千枚太少嗎?一枚火箭算摧毀一個目標,2000枚也是2000個目標欸103F 11/27 16:29
miname: 四個導引彈頭的火箭只要15萬美?你去開發賣給全世界會大賺一筆115F 11/27 17:09
cookingcat: 造砲彈速度比火箭彈還快吧117F 11/27 18:37
miname: 一根m31 GMLRS就要近17萬鎂,你魔改四導引彈頭售價還更便宜118F 11/27 18:38
cookingcat: GMLRS年產量才要從6000往1萬4跑,榴彈從月產量1萬4往9萬邁進。請問產量哪有比砲彈還快?120F 11/27 18:59
ryannieh: 導引次彈頭本來就差不多這錢。CBU97一共16個次彈頭大約30萬鎂,Bonus導引砲彈兩個次彈頭要四萬鎂。4個次彈頭算16萬已經是高估了。
烏克蘭戰場上,烏克蘭一天消耗7000發左右砲彈,俄羅斯是三到四倍以上,你生產速度再快,實際上就是不夠消耗啊!以生產:消耗的比值來看,飛彈其實好多了,也更容易囤積。122F 11/27 19:07
scotch: 對啊,火箭本身超便宜的你說是不是
次彈械才是價格的重點
155榴彈藥太輕很難處理,數百公斤的火箭彈才好儲藏、搬運
砲彈消耗這個證據到底是榴彈砲太廢,還是步、裝太廢沒事就在滑手機呼叫砲兵支援,還是火箭和榴彈兩者間的倖存者偏差129F 11/27 19:32
cookingcat: 這東西叫供不應求 而不是證明火箭彈產量大於砲彈的依據
而且反過來都換成用多管火箭是不是換火箭彈產能跟不上消耗了?136F 11/27 19:53
ryannieh: 我從來沒說烏克蘭應該把榴彈砲換成火箭炮,而且嚴格地來講,烏克蘭的導引火箭炮也就HIMARS那三十多輛而已。所以,你自己亂入不看懂別人在說什麼,實在不是我的問題140F 11/27 20:24
cookingcat: 不是自己說火箭彈產量大於砲彈?
而且不是說要把裝甲旅砲兵都換成多管火箭?
轉換過來說就什麼都不知道只會講人亂入?
如果火箭彈生產速度比砲彈快為什麼沒有任何國家全面將管身火砲換成多管火箭?
另外哪句話我說烏克蘭砲兵全換多管火箭阿?你要不要看清楚一點144F 11/27 20:27
zeumax: 火箭生產製造跟成本都比砲彈本身高的
榴砲就是便宜好用,才會至今還是主要支援火力配置火箭打擊是真的漂亮,大多火力展示超愛它的!畢竟就跟放沖天炮一樣快快樂
會偏愛火箭很正常,畢竟放起來特別爽,但貴就是加上生產速度也比較耗時,才會普及程度不如火砲151F 11/27 20:36
ryannieh: 其實論點講了又講,有人就是不從頭看到尾看清楚再來,我也不知道用意何在
砲彈便宜,但要達到同樣的效果沒有比較便宜。如果有興趣去看以前別人留下來的文章的話,你會發現砲彈對海上目標極度無效率,甚至有人建議集中火力打坐灘線和灘頭就好,問題是這麼做就等於平白放棄登陸最脆弱的階段不打157F 11/27 20:57
x86t: 你要的不就量產雄二這種便宜的反艦飛彈164F 11/27 21:08
jay9968: 誰跟你腦補,你確實沒說過完全一模一樣的那句話,但請問如果你不認為火箭比火砲優秀,那(即便只是部分)幹嘛還要換?165F 11/27 21:18
cookingcat: 你不管火箭彈或是砲彈打灘頭都是敵人登陸脆弱的時候啊!
難不成登陸上來的敵人可以無視火砲大步登陸?168F 11/27 21:31
ryannieh: …我從頭到尾都是在臺灣這種反登陸的條件的前提下作討論,我是哪裡有說不設條件下火箭比火炮好?條件沒看懂,前提沒看懂,理由沒看懂,你要不要先反省一下
灘頭前沿能打的時間根本就有限,而且你還要考慮誤擊友軍的問題,你能投射多少火力?這個問題不是以前板上都討論爛了嗎?171F 11/27 22:25
scotch: 跳開火箭的問題。如果重點在於精準以及長射程,再考量推行不對稱政策以及不容易和美國貨競爭(有一說是雷昇已經被HIMARS幹掉了)再考量容易維持......也許加個一排巡飛彈二型是個好主意,前線還是有可以打很久的砲擊,巡飛彈射程遠就算地點錯誤還有機會繞,載台是悍馬類或中戰,相對低負擔。178F 11/27 22:38
cookingcat: 天馬行空還不如找最好的可行方案184F 11/27 22:42
ryannieh: 營級的遊蕩彈藥應該就直接買老美的彈簧刀600了,巡飛彈2…我不知道實際上軍方打算怎麼運用,但是直接裝到雷霆兩千上發射是最省事的事,因為就不用買新載具了,而且還可以搭配攻擊,例如先發射巡2出去,等到確認目標後,再發射火箭攻擊185F 11/28 08:28
scotch: 現在的雷霆2000是數量太少而且妥善率不佳喔....
能射的東西是個零和賽局,多什麼就要少別的
火箭如果躲後面那無人機光是到前線就少很多航程可以繞了190F 11/28 09:24
jay9968: 喔,現在要設條件啊,那
1.聯兵旅有火箭跟沒有,對反舟波的好處在哪?同樣目的為何現行編制無法做到?火箭營直接參與不行?一定要配轄?
2.我應該是在另一篇回的,火箭在反舟波比火砲佔優,那是在前期打大船,換乘後兩者就沒有太大的差異了,甚至以成本來看還不如火砲犁(近)海,這個作戰理念在被提出的時候就是這樣講的,你不贊同?
3.承2,要打大船,配轄給聯兵旅會打得比較準?如不會,那為何現行編制不妥?
4.後期灘岸,火箭就不會有誤傷友軍的問題?彈頭還會分敵我?
5.承4,你要說精準打擊,但在灘岸的情況下,直接迫砲更為簡單有效,交火激烈時,透過訓練讓迫砲手有一定的準度即可,有必要特定射火箭打沙灘?
6.承5,兩者成本差異有算過?
應該不需要再打7了吧,還是那句話,火箭有其優勢,也該增量與升級,但不會是你想的這種用法。194F 11/28 10:18
ryannieh: 1. 聯兵旅有飛彈,就算通訊被切斷或其他火協不能的情況,還是可以直接自己目獲自己就按計劃打了。當然如果你要全部掛在軍團下,每個營各自按計劃打也是可以,前提是你要確定做的起來。
2. 火炮的反登陸效率要和有導引次彈頭的火箭拉平要等到坐灘線了才有機會(這是不一定的意思,我沒說一定喔)。火炮天生的問題就是長程時飛行速度慢,155砲飛到20公里外要70幾秒,就算有Gps打得準也難打海上目標。除非你是特殊的火炮,像是老美的ERCA搭配特殊彈藥,但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3. 2. 說明了,火箭的確比較準。
4. 誤傷,但是火炮也一樣,所以我才說155砲配給聯兵營,專注近程、坐灘線以內的支援射擊就好,能搭配PGK最好,不能也無妨,因為近距離射擊下偏不了太多
5. 迫砲就全部丟給灘岸步兵旅的步兵營吧    他們也只能用這個了
附帶一提,我其實沒說過火箭要打灘岸。不是不能打,但是限制太多。
6. 前面講了,導引多管火箭、榴砲、迫砲各有各的角色,而如果導引多管火箭有做好,後面就不會一直要在灘頭絞肉。一直絞肉臺灣耗不起,特別是各種物資要海空運才能來臺灣的情況下。212F 11/28 11:34
jay9968: 4以下略
2.你去了解一下那個被提出的概念,就會發現你是完全講反,遠攻用火箭完全沒問題,快近灘用次彈頭反而效果不好,因為單一次彈頭殺傷力不足,反而無法傷敵最大化,這時用稍多的傳統便宜大彈頭,打中就是一艘小船連人報銷,沒打中光靠震波也可以打亂船團,避免一次大量登陸,這才是重點所在,我國要做反舟波,重要的就是這個“避免一次大量登陸”,因為根本不可能灘頭全殲,能做到的只有分批攔阻,打亂登陸船團讓守軍不用一次面對大量敵軍,才能延長守備時間。
而3,火箭準不準,跟他的編制配屬無關,所以配給聯兵旅的意義與必要性是?
最後1,我在另一篇就講了,今天即便通訊中斷,這種等級的武器就算在旅長手上,他也沒有權力自行射擊,宏觀的戰局上根本就不會給他這種授權,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全線崩潰根本沒人管了,但這時,旅長有無火箭,對戰局能有多大影響?所以一樣,配給聯兵旅的意義與必要性是?
而不是說全部掛在軍團底下,而是依其專業性獨立建制即可(就像現在),戰時直接依火協的命令射擊,這就已經夠了,不足的只有武器性能(所以該提升與增量),不會是戰術指揮。
最後,我國確實耗不起灘頭絞肉,應該說沒有一個國家耗得起,但是,你以為登陸戰是什麼?登陸戰的本質就是絞肉,拿人命去堆,攻守方都是一樣,再如何盡力減少傷亡,也無法抹滅他絞肉的本質,要先搞清楚這點,談論戰術才有意義。
修正一點,上面提到的反舟波打法,或許有可能因應科技進步,在未來透過射控,讓火箭一比一同時命中數波船團的所有船隻,也或許現在就能做到。
但,成本還是要考量,火箭的錢、庫儲的錢、維護的錢,跟火砲仍有差距,刻意在近灘用火箭取代火砲,未必符合成本效益。
且這依然跟其配屬無關,一樣是現有編制即可執行的任務,沒必要配給聯兵旅。234F 11/28 14:16

--
作者 NK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