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標題 Re: [新聞] 馬斯克談特斯拉降價:如果我們價格和TOYO
時間 Mon Oct 23 13:50:39 2023


※ 引述《PrettyOdd ()》之銘言:
: 聽他在講幹話
: 幾年前就在吹全自動駕駛
: 到現在還沒實現
: 再加上如果要降到跟Toyota RAV4一樣價格
: 特斯拉的利潤大概又要再壓縮
他就省成本大師

其實你看他那些製造方式和技術發展

其實都是往極小化生產成本的方向在進行

舉例來說: 比起其他車廠的超高度自動化設備

讓他不用鳥公會,也讓他不用負擔大量養老金、退休金等等議題

一體式壓鑄車體,其實也是省

全車操控都用Can-bus解決,也是省下大量線材和機構

不然為什麼其他BEV (除了中國牌)在其他品牌上就是做一台虧一台

只有Tesla每台淨利潤還輾壓傳統車廠

: 因為電池成本就在那
: 除非跟中國一樣 全靠政府補助
: 美國是一個土地很大
: 很容易去哪都要開幾百公里的國家
: 充電問題到現在就還是存在
其實比你想像中存在感還低

充電這件事情,基本上NACS幾乎在北美已經一桶糨糊

目前加入NACS陣營有:

Ford、GM、Volvo、現代、Kia還有上週宣布的Toyota

也就是說未來北美幾乎所有車子都必須依賴Tesla的充電網協議,也要讓Tesla賺這錢

事實上,除了少數人以外,多數BEV車主還是以都會通勤為訴求

那種中西部大荒野區域本來就不是BEV的主打市場

: 再加上就算同價格
: 特斯拉只要過保固
: 電池壞掉換電池台灣好像是50萬
: 但Toyota 油電車電池壞掉還能繼續開
: 而且換電池 5萬
: 美國肯定更貴
: 電動車電池壞掉 就是直接無法行駛
好像國外有幾位20萬英里的車主,電池看來衰減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電池壞掉無法行駛

變速箱壞掉也無法行駛

但Tesla未來一定會把電池回收納入經濟體系內,反正就是21700拆下來檢查就好

畢竟Tesla未來看的是能源,Tesla已經在德州成立能源公司

主打Powerwall用戶把電賣給Tesla,然後Tesla在賣給能源商爽賺

買空賣空,靠調度爽賺


: 必須認清電池這東西
: 他一定會壞
: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特斯拉最早開始發展的地方美國
: 到現在除了皮卡之外
: 其他轎車 休旅車
: 都還是各個日本品牌霸榜
: http://i.imgur.com/WVUsUeW.jpg
: http://i.imgur.com/a1vEIqg.jpg
: 也就是並不是單純贏了豐田就好
: 然後Toyota 現在固態電池專利全世界第一
: 而且是遙遙領先的第一
: http://i.imgur.com/Z7BYPG5.jpg
: 而且已經開始量產
: 充電10分鐘續航1200公里 日本豐田宣布將「正式量產全固態電池
: https://bit.ly/3QtMGof
: 然後特斯拉對固態電池幾乎是0
沒有,豐田從2018年開始每年都吹他們神奇電池或神奇BEV產品要出閘了

結果至今生出來那些?

RZ450e - 續航廢到笑,Lexus北美最擅長的LSUV市場完全賣不好

BZ4x - 就..不怎樣的一台車,在中國跟台灣每月銷量差不多的玩意兒

UX300e - 最早的BEV,但銷量也極差,油改電電池塞不下

這種東西,在量產成本壓下來之前聽聽就好

: 美國目前也剛開始砸錢補助氫能
: https://bit.ly/3MbOMGy
: 也就是說電動車未來絕對不是替代燃油車的唯一選項
: 然後豐田又很早開始投入氫能車
: 馬斯克卻曾經表態不支持氫能源
氫能源在乘坐車上面,完全就是沒搞頭

可以看看這位加州Mirai車主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themiraiclub/videos

1. 加氫站看起來沒辦法一次讓你加滿,我看他每次都要抽差兩三次以上才能加滿

   我猜可能是加氫站本身存量或是壓力差問題

2. EPA里程數號稱402 miles,可是他實際上最好的狀況只開到330 miles

   多數時候只有300 miles少一點,除非你用超級龜車開法

3. 千萬不要開到燃料見底再去加氫站,因為自動加氫站可能存量不夠所以要等

4. 他加滿大概100鎂,續行280~300miles=450~500KM 以新能源車來說不算太便宜

5. 有一部影片是車主看到氫氣槽車替氫氣站充氣,意思是全自動加氫站無法滿足需求

商用車可以做到路線固定、和需求量固定,所以好掌控很多

配合石化業尾氣精煉或是大型廠區太陽能製氫可以讓成本降低

同時也不用高壓或特高壓在路邊操作造成公安問題

產油國or日本非常好用,至於非產油國還是洗洗睡

: 特斯拉最開始賣的是一個全自動駕駛的夢


: 我記得好幾年前就開始一直吹
: 結果去年加州直接立法禁止宣傳
: 但現在一直壓低售價
: 全自動駕駛目前看來也很難實現
: 也就是說跟其他車廠比較
: 特斯拉還是一樣要一個駕駛看著車子
: 也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
: 然後現在一個新的夢是
: 賣車0利潤
: 靠賣自駕軟體賺錢
: 但目前看來特斯拉的自駕
: 並無法真的不需要駕駛介入
: 所以跟其他車廠比較起來
: 沒有贏太多啊
: 2023年還繼續吹 全自動年底實現
: 個人認為特斯拉要超越豐田集團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沒必要超越豐田集團,Tesla之後應該還是會朝著能源商+方案解決的商業模式

把視覺、Data和車用軟體以及充電網路整合打包出售授權給其他車廠

這些東西目前是沒有其他車廠看到Tesla車尾燈的

Musk幾乎是靠一己之力把整個產業帶入純電動化時代

他厲害的是,他畫出來的願景居然能符合各大國保護主義的利益性

從美國、歐洲到中國,幾乎都用力且大量補貼BEV

只有豐田本田每年還在用微弱的聲音抱怨: BEV其實不好、BEV其實壞壞

結果所有的汽車消費大國表示: We(X) Who(O) Care


電動車市場已經被北美、歐洲、中國三大乘用車市場的政府所保護

你可以轉型賣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如中東某些戰亂地區、非洲軍閥佔領區等等

但你要攻打大型消費市場,BEV就是趨勢

而Tesla目前手上的牌還是不少,說不定Model 2真的是台灣百萬初頭的售價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226.240.114 (臺灣)
※ 作者: zzahoward 2023-10-23 13:50:39
※ 文章代碼(AID): #1bDWcnkB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8040241.A.B8B.html
herculus6502: 推1F 10/23 14:07
dc995: 特斯拉最大優勢也是最大劣勢 一體成型 優點省成本 缺點車型無法出很多款
寫在這預估2年內利潤下修10-15%
如果ㄧ台車80萬電車
可以不用lv3 未來戰場在100以下的2F 10/23 14:10
Taiwanpoker: Nice7F 10/23 14:10
dc995: 比亞迪phev 會吃掉特100萬以下的大部分市佔8F 10/23 14:11
他本來就沒想出很多款,我後面就說了,他接著就是賣方案給其他車廠
事實上他S3XY也幾乎涵蓋一堆車型了,目前也是BEV市場的訂價者
dc995: 海鷗300續航 中國賣40萬 特斯拉做的出來?9F 10/23 14:12
中國市場跟全世界本來就不一樣
BYD那些低價車款能不能賣出去國外根本就不知道
dc995: 比亞迪車海戰術毛利已經追上特了
特斯拉基本售車毛利沒機會往上了
泰國特斯拉被比亞迪碾壓
低價沒特的份10F 10/23 14:14
歐美市場BYD目前也只有虧錢的高價車打得進去就是了況且充電網路...
dc995: 泰國9月比亞迪賣3242 特斯拉才375台14F 10/23 14:19
rebel: 每次股價一跌 特黑就會出現 大漲就不曉得到那了 不是不能黑 但請用正確的事實黑 像什麼別人已經L3就就別拿來笑了 氫能源的輸送跟儲存都被詬病多久了
除非有新解決方式 不然看起來就無法跟電車競爭 各國政府不是傻瓜 如果氫能源車真那麼好 現在的各國補助就不會多在電車上15F 10/23 14:20
dc995: 比亞迪沒有虧錢在出口的 出口售價是國內1.5倍 你先去查再回 別亂回21F 10/23 14:21
rebel: 泰國本來就不是特的主打市場了 特很晚才進泰國 要這樣比要不要拿台灣市場說BYD 完全賣不動 你拿中國市場來比還有道理一點
出口售價比國內貴也不一定是沒虧 有關稅 補貼等等要考慮23F 10/23 14:22
dc995: 沒有新市場 成長動能受限 誰先開發誰先賺錢 獨佔賺的多 真
成熟市場就是降價 不然特在中國賣最便宜
台灣怎不比照中國28F 10/23 14:26
rebel: 那來沒新市場 特斯拉的成長是假的嗎?
誰先開發誰先賺也不太對 蘋果不是第一個做出智慧手機 特也不是第一個做出電車 沖第一的也常最先死 能做出最符合市場需球的才能活下來32F 10/23 14:28
dc995: 好 你慢慢 看特斯拉
有些研究是要付錢的才有的資料
我懶得跟你分享
加油特斯拉第一 讚 多買一些
我沒說特會倒 只是毛利回不去了
剩下的懂的都懂36F 10/23 14:31
其實BYD的BEV到底有沒有賺錢我也不知道,畢竟蔚小理都虧
BYD BEV也沒特別切出來財報
lianli1024: 特斯拉現在問題不就是利潤將會一直下降為了市佔率 還有資本支出的提高 短期來看特斯拉就是逆風42F 10/23 14:34
Tesla降價其他競爭對手都要跟著降的
假如Tesla逆風,其他廠牌的BEV會虧更多
rebel: 車輛的毛利大概就是這樣了 回不到3x%了沒錯 稍微有點研究的就會了解44F 10/23 14:40
qwe22992168: 比亞迪那種中國垃圾車 直接關稅課下去就好啦 笑死XD46F 10/23 14:41
rebel: 但特整體的毛利還是有可能回升 看能源業務的成長47F 10/23 14:41
※ 編輯: zzahoward (136.226.240.114 臺灣), 10/23/2023 14:45:26
rebel: 然後不用精神勝利法 我沒說特最棒 特第一 我只說用正確的資訊來評斷 電車市場還很大 BYD或特目前看起來都有一席之地48F 10/23 14:49
KY1998: 特斯拉上海廠產能上升,為了不留庫存需要降價賣車51F 10/23 14:49
JackYiyo: 21700? 不是18650嗎
喔喔喔 原來有升級52F 10/23 15:06
Ken52039: 不用講這麼多啦!他們看不懂,他們只知道特在賣車54F 10/23 15:22
by19: 還是老黃厲害 十年看不到對手55F 10/23 15:23
a1280547: 德國三家ABB電動車早獲利了 你是不是看白癡記者新聞寫甚麼福特野馬賣一台賠一台 哪這麼誇張56F 10/23 15:25
kamichu: model 2可能是真的用來跑自駕地下隧道2人版本的車58F 10/23 15:29
poeoe: 其實在Q3財報 TESLA的能源部門利潤不錯 證明了不只是汽車廠60F 10/23 15:35
shawn0205: 專業推62F 10/23 15:54
longkiss0618: 有料喔63F 10/23 16:42
stlinman: 認同你! iphone會輸給機海? 除非比亞迪變華為,中國電車遙遙領先?64F 10/23 17:24
jerrylin: 特斯拉不趁爽賺的時候擴大市占  要等其他人追上嗎中國人為了擴大市占才是搞到虧損也在所不惜
企業度過蜜月期後本來就是會降價求市占
基本上沒有例外的66F 10/23 17:33
sdbb: 優文70F 10/23 17:55
justin818281: 有料文章感謝分享71F 10/23 18:20
allenmusic: 對岸電池跑的更遠72F 10/23 22:33
lavign: 特一直以來都是賣碳權賺的比賣車多
BYD可沒賣碳權就獲利了73F 10/24 00:03
kendiv: BYD這種靠政府補貼的就算了吧,反壟斷稅遲早課下去75F 10/24 02:22
h921440: 工會不是公會76F 10/24 03:00
j1990312: 美國有一家新的電車rivian WSJ說他們賣一台虧平均3萬3美金…特斯拉真的賺不少77F 10/24 10:07

--
作者 zzahowar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