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load (kload)
125.227.21.90 (台灣)
2024-12-31 17:11:40 → max70937: 今年1500萬,預計20年後有一億,以你現在的資產配置,這個預期年化報酬率好像不是很合理? 7F 12-31 20:03
作者:
acgbox (路卡)
223.136.12.44 (台灣)
2024-12-27 10:46:19 → max70937: 那個豐盛理財客戶加碼上限真的小看客戶了 40F 12-27 17:05
作者:
rogersong310 (shimauta)
123.241.38.32 (台灣)
2024-12-24 22:46:35 → max70937: 試過在Broker板徵富邦營業員了嗎?
英股才有累積型,股利再投入成本跟15%股利稅一起省,
若覺得美國就夠,CSPX也是不錯的選擇,個人偏好英股。 25F 12-25 12:39
作者:
netelle (1989)
101.12.154.228 (台灣)
2024-11-23 10:59:30 → max70937: 台新參考罐頭吧,HXB現在算數一數二的,可規劃得更完整 8F 11-23 18:34
作者:
weino11 (11)
49.216.187.94 (台灣)
2024-10-24 00:17:31 → max70937: 請問房屋轉增貸不是更有槓桿的效果嗎? 8F 10-24 09:25
作者:
bombomtom (棒棒糖)
1.200.244.207 (台灣)
2024-10-17 17:50:35 → max70937: 怎不說共用雜費30萬也可能不夠?富邦最高計畫是光雜費就有30萬,所以這本來就不一定的事情吧。 1F 10-17 19:22
→ max70937: 雜費不能cover手術費,但理賠仍是不一定,各有優缺點
看中門診手術直接保台新就好,其他家也不會比較好...
總之會怕你可以選擇其他實支,但不夠賠的機率會多或少 8F 10-17 22:08
… 共有 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Shawn (enter)
49.217.124.120 (台灣)
2024-10-10 21:23:53 → max70937: 意外和醫療實支不是說分開而不適用損害填補嗎?
不好意思,應該說不列入醫療型實支險的差額賠付計算範圍 9F 10-10 22:42
作者:
leocs 220.133.4.96 (台灣)
2024-10-08 17:16:22 推 max70937: 推,推薦大家閱讀Die With Zero這本書,退休後的
體驗絕對低於年輕時的體驗價值,延後享受也要有所
規劃,才不會影響體驗的效果。 27F 10-08 19:13
作者:
augxwp601 (小星蝶島)
114.40.34.64 (台灣)
2024-10-06 00:04:23 → max70937: 你原本的規劃若加上自負額XHO也不少保費了,這樣還不夠 18F 10-06 15:21
→ max70937: 感謝分享,不太懂一堆幫違規在先的銀行護航的人在想什麼 503F 10-04 21:31
作者:
sbluestar (藍色睡不飽)
36.227.235.67 (台灣)
2024-09-16 23:05:45 推 max70937: 確實收入要隨時間增加,這裡許多人本業收入都滿高的... 31F 09-16 23:26
作者:
g4039ary (gary)
114.136.180.95 (台灣)
2024-09-10 18:17:27 → max70937: 個人覺得不用把指數化投資看作完美解答,你許多考量也未必只適用於指數化投資,例如,你覺得6.5%很低,但採取其他主動投資方式長期年化報酬率會更高嗎?
你說要經歷數次極大程度資產損失,這不也是長期投資者不管主動或被動都會發生的事情嗎? 23F 09-10 21:58
… 共有 13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money1015 (貓奴女王)
36.233.60.153 (台灣)
2024-08-24 23:28:01 → max70937: 事實上小孩50歲之後環境已經難以想像,醫療、科技、政策等都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了,加上通膨,終身險的保障又有多重要、多有效益?把定期險省下的錢複利累積起來,小孩會更感謝父母。 10F 08-24 23:55
作者:
kw83107 (Karen)
101.10.12.128 (台灣)
2024-08-24 20:22:21 → max70937: 把YCC一次金解掉買PCC4療程型...
很多觀念都需要更新,建議看一下置底文章調整觀念 11F 08-24 21:04
作者:
tensionship (nothing)
114.42.171.195 (台灣)
2024-07-04 11:36:37 → max70937: 可以想像你一個有固定提領的累積型ETF,未必和沒提領時同步創新高,因為漲跌的基數並不一致。 9F 07-04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