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reezeCat (微風)
1.34.147.73 (台灣)
2023-05-15 21:48:17 推 splendidpoem: (一)若以長期收租為目標,且兩個物件的地段條件差不多的話,通常是第一間比較好:同樣一套資金,買兩間小的,會比買一間大的有更高報酬率。且總價較低,你可以更快速累積第二間的資金。
(二)貸款條件主要看兩大重點: 37F 05-16 09:07
… 共有 15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chives465 (Rrr......救救美債)
1.175.66.235 (台灣)
2023-05-14 12:10:55 推 splendidpoem: 要賺短線價差還是賺長期租金,端看你用錢去滾錢的效率。
如果你有需要投入大筆資金的投資方案,例如要歐印已跌爛的債券,或是要在升息初期去抄已跌到谷底的房產,當然要賣房集中資金。如果沒有大筆資金的投 4F 05-14 12:33
… 共有 10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Jodaro (linorth)
1.34.72.2 (台灣)
2023-05-14 11:18:17 推 splendidpoem: 土地及房價,和通膨是正相關:高房價和高租金會推升生產及銷售成本,這些成本必然只能轉嫁到終端售價,最後依然造成高昂的物價。麵店老闆店租15萬,一碗牛肉麵賣你150元;如果租金增加到30萬,牛肉麵必然漲價,怎麼可能反而便宜賣? 7F 05-14 12:47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paoling (ilovefatboy)
59.115.100.68 (台灣)
2023-05-11 05:45:57 推 splendidpoem: 管委會的權力來源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其中明定:管委會能規範的大樓外觀範圍,只及於外牆面。在法律實務上,通常是以滴水線做公私領域的分界。你的冷氣是裝在鋁隔柵內,就算再怎麼醜,那都是私人空間,管委會在法律層面上無權過問;但會不會搞 13F 05-11 06:52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jump0517 (Sonic)
114.26.34.71 (台灣)
2023-05-10 09:42:23 推 splendidpoem: 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買進價就決定了你這筆交易的風險和報酬。上一波空頭循環不是示範過了:2014年買進青埔的,熬了6年才終於解套;但晚一年買的,同樣時間點已獲利10%。不管未來還會漲到多少,你們的資產就永遠有10%的差距。 55F 05-10 10:46
作者:
ttps881113 (衝出門才知道是禮拜天)
42.73.110.243 (台灣)
2023-05-10 01:51:38 推 splendidpoem: 這種觀點的誤謬之處在於:把商品因短期供需失衡造成的價格波動,誤判成長期趨勢的改變。就像是1分K中一根巨大的長黑K,在日K層級看起來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波動。
照這種邏輯,菜價在颱風天過後下跌,PS5黃牛價在供 4F 05-10 07:44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zerobx (隨意)
36.228.222.223 (台灣)
2023-05-10 00:10:49 推 splendidpoem: 發文的人,可能連自己貼的文章都沒看清楚。章教授的說法並不是預測未來漲跌,而是在陳述一項事實:依目前的房貸負擔率計算,房價若不跌超過20%,民眾必然無感;然而一旦房價要跌到民眾開始有感的20%前,政府就會先出手救市。這明明是只涉及客觀數據的 28F 05-10 07:38
… 共有 8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XD456 (佛系投資)
123.192.194.221 (台灣)
2023-05-09 23:15:36 推 splendidpoem: 千萬不要賣市區買郊區。在少子化的大趨勢下,市區和郊區的房價差距只會不斷擴大。賣掉會繼續增值的市區,去換成會繼續貶值的郊區,不但財富縮水,還因為郊區的荒漠化導致退休生活非常不方便。你的子女也很難有機會再買回市區了。 15F 05-10 06:29
… 共有 9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sdhpipt 1.200.64.40 (台灣)
2023-05-09 11:19:50 推 splendidpoem: 淡海輕軌已經示範過了:收費營運後,前三個月的運量就足以代表週期的趨勢,並不會因為改變居民習慣而讓運量節節高升。
安坑輕軌沒什麼觀光資源能吸引外來客,二叭子和陽光運動公園的品牌效益太低,因此運量只能靠內部居 9F 05-09 13:18
… 共有 1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YOPOYOPO (痔瘡小天使。)
1.174.117.141 (台灣)
2023-05-09 08:34:57 推 splendidpoem: 台北跌,本來就會帶動其它縣市跌。這兩年QE大放水,蛋黃和蛋白區一併瘋漲,炒高多少名不副實的區域。現在這些撤出台北市的資金,怎麼會去買那些還沒打回原型的超漲區域? 18F 05-09 09:58
作者:
LinuxKernel (Linus Torvalds)
138.199.43.14 (美國)
2023-05-09 09:10:41 推 splendidpoem: 不要忘記:實價登錄在多頭趨勢是地板價,在空頭趨勢則是天花板價。
一個擁有品牌加成+次頂樓層加成的物件,在集合這麼多利多下開到8字頭,代表這個價格就會是短期的套牢高點了:當市場相信「今天不買,明天還會更便宜」 26F 05-09 09:46
… 共有 12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AAB 123.194.181.14 (台灣)
2023-05-09 00:51:25 推 splendidpoem: 高房價造成低薪,本來就是很合理的狀態。
台灣20年來的GDP成長98%,薪資中位數卻只增加21%;若加計通膨,實際購買力甚至是減少6%。政府天天宣傳GDP突破歷史新高,多數人民卻依然無感,膨脹的GDP跑去哪裡了? 144F 05-09 09:21
… 共有 26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nti87 (天機老和尚)
101.137.217.72 (台灣)
2023-05-06 21:23:52 推 splendidpoem: 房市是完全競爭市場,因此成交量萎縮,代表未來就只會有「價平」和「價跌」兩種走勢,絕對不可能量縮還會價漲。
尤其當市場逐漸相信「今天不買,明天會更便宜」時,這種群體意識會讓對空頭的預期自我實現:買方怕 32F 05-07 09:15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Bulldog5566 (鬥牛犬)
223.139.143.196 (台灣)
2023-05-06 17:49:38 推 splendidpoem: 央行是一國最了解經濟實情的單位,當它決定升息轉降息時,通常暗示央行認為景氣已衰弱到必須開始輸血急救。因此在升息末和降息初,銀行必然會開始收縮銀根、緊盯借貸人的財務狀況,以免急救無效後所來臨的經濟崩壞期,會讓銀行呆帳大增。 60F 05-07 09:29
… 共有 2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hellogym (Bespoke suit)
223.139.73.144 (台灣)
2023-05-05 10:56:29 推 splendidpoem: 投資是扣除必要開支和預備金後的第三順位,剩下的錢才是奢侈消費和娛樂部分。
如果是為了享樂,而把娛樂開支提高優先權,只能用玩剩下的錢去投資,其實乾脆不要投資算了:你這樣子既賺不了什麼錢,玩也玩得不痛快。 15F 05-05 11:22
作者:
transforman (努力堅硬(?)
210.71.216.244 (台灣)
2023-05-05 10:46:02 推 splendidpoem: 這是多空循環很正常的估值變化:超漲的永遠要用超跌來歸還,假突破永遠要用真跌破來歸還。
買房本身就是一種估值的過程:當你所判斷的房產價值高於價格時,你才會決定買房。沒有人會花2000萬,去買一間他覺得只值1500萬的房產。 10F 05-05 11:08
… 共有 20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qqqaz (寒天)
1.200.66.197 (台灣)
2023-05-05 09:59:16 推 splendidpoem: 假設今天讓你回到比特幣一枚3000美元的時間點,你會不會砸鍋賣鐵、餓著肚子也要用盡一切現金買入?還是跟現在一樣,先把錢拿去旅遊玩樂,剩下的才考慮投資?
房產是一個會隨經濟成長和通膨而長期增值的商品, 84F 05-05 10:42
… 共有 24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a50847 (YA)
1.170.151.164 (台灣)
2023-05-05 09:43:51 推 splendidpoem: 已購客一定會不爽啊。
條件類似的物件,你每坪卻要比鄰居多付出5萬,誰開心得起來?就算你的資產不差這點錢,但寧可拿去吃喝玩樂也爽,幹嘛多繳給銀行和賣家?
就算房市是長期多頭趨勢,進場成本依然決定你的總 5F 05-05 10:04
… 共有 7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YOPOYOPO (痔瘡小天使。)
101.12.42.80 (台灣)
2023-05-05 07:43:32 推 splendidpoem: 其實正是因為他30年前買房,現在才更有餘裕能負擔高昂的養生村費用。
以臺北市來算,30年前房價平均每坪35萬,30年後的現在是105萬,房價漲幅是200%。
一個人不可能30年來都睡公園,若家無恆產,不買房 12F 05-05 09:32
… 共有 21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freshbud (萌蘖)
27.53.161.54 (台灣)
2023-05-04 15:40:48 推 splendidpoem: 日本已經示範少子化對房市的影響了:郊區逐漸荒漠化,房價一蹶不振;僅存的人更想擠進還保有生活機能的都市,房價越發飆漲。 100F 05-04 22:55